难以维系的西方养老体系
你知道吗?在现代社保制度的发源地德国,联邦政府任命的一个科学顾问组建议,为了避免养老金体系崩溃,到2060年在德国逐步将退休年龄提高到73岁。此前,连德国经济部长之前喊着“70岁退休”都已经被喷得体无完肤,这下老实巴交的德国人的福利梦该醒一醒了。
想当年,移民到欧美日那种“福利天堂”,是多少国人梦寐以求的“人生巅峰”。可如今,号称“高福利”的西方社会保障体系却像个漏水的破船,摇摇欲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早就敲响警钟:欧盟的养老基金缺口已经高达数万亿欧元,美国的社会保障基金也预计在2034年“弹尽粮绝”。
放眼当下,从东京的街头可以看到,银发老人驾驶出租车、在居酒屋端盘子;在柏林的养老院走廊,老人们排队领养老金。我们常把这些画面归结为“福利国家”,却忽视了背后日益凸显的危机:退休贫困、零元入狱、自愿进监狱度余生的老人,以及德国六成养老金领取者的月净收入不足一千二百欧元,难以覆盖基本生活开支。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德国正经历工业化的剧烈社会对立。为维系社会稳定,铁血首相俾斯麦推出了所谓的“胡萝卜”政策:通过国家强制性的社会保险把工人的忠诚买下来。1883 年,德国颁布了疾病保险法,雇主和雇员必须缴费,以获得病假工资和医疗救助;1884 年,事故保险法覆盖工作伤害;1889 年,养老与残疾保险法首次设立法定养老金。由此诞生的健康、工伤、养老、失业以及住房公积金的“四险一金”雏形,成为后世全球社会保险的蓝本。
俾斯麦的制度率先采用“现收现付”模式——当代劳动者的缴费直接用于当代退休者。但当时的预期寿命仅约四十五岁,绝大多数人根本活不到领取养老金的年纪,基金自然会逐年累积。此模式在当时看似无懈可击,却埋下了潜在隐患:若出生率下降,人均寿命延长或经济萎缩,缴费基数将入不敷出。
一战后,德国被《凡尔赛条约》逼得经济崩溃,巨额赔款让国家喘不过气。魏玛共和国没办法,只好加码福利:1927年开始,国家掏钱补贴养老金,还加了失业救济、住房补助、单亲妈妈援助,活脱脱把“现收现付”升级成“国家统筹”。二战后,欧洲各国集体“上头”,把“战争国家”改造成了“福利国家”。英国搞出全民健康服务(NHS),瑞典喊出“人民之家”,德国则把俾斯麦的体系修修补补继续用。国际劳工组织还把德国模式包装成“全球模板”,北欧、法国、美国、日本、韩国纷纷“抄作业”,福利支出占GDP的比重却还算克制,保持在15%左右,大家都觉得: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后顾无忧了!
可到了21世纪,问题来了——人口结构崩了!德国、意大利等欧盟国家的生育率跌到1.6-1.8,远低于维持人口的2.1。婴儿潮一代(二战后生的那波人)扎堆退休,平均寿命还飙到80+岁。缴费者和领养老金的比从4:1掉到2:1,年轻人已经养活不起老一辈了!这还不算,福利支出占GDP的比例已经飙到20%-30%,德国、意大利、英国都快被“福利”拖垮了。
为了弥补缺口,各国政府不得不举债,央行则通过量化宽松政策不断扩大资产负债表,购买政府债券。这样的做法是一种隐形税——通胀。通胀一上来,养老金、储蓄的购买力直接被“偷走”,普通家庭的生活成本飙升,年轻人累死累活交税,老人领的养老金却买不了啥。德国有21%的人口在贫困线以下,老年贫困率还超欧盟平均!日本更夸张,银发族深夜还在打工,有的甚至故意犯罪“进监狱养老”。
福利制度还带来了“副作用”。在法国,有人笑称“工作和领失业金的差价就一欧元”,谁还愿意起早贪黑?欧洲左派政府大敞国门收移民,本想补充劳动力,结果不少低素质移民成了“福利蛀虫”,犯罪率还蹭蹭涨,点燃了右翼的反移民怒火。
面对危机,西方各国尝试各种改革。第一招:提高退休年龄,从67岁推到70岁,德国现在还想“卷”到73岁!第二招:推私人养老金,用税收优惠鼓励大家自己存钱养老。第三招:砍福利,像特朗普上台后直接对失业金下手,门槛一提再提。最后一招:财政统筹,靠国债和央行“印钞”撑场面。
然而,这些方案在政治层面遭遇激烈争论。左派担忧削弱福利会破坏社会公平,右派则警告高税负会抑制创新与就业。政策博弈在议会、街头与媒体之间交织,使得改革进程异常艰难。
归根结底,福利国家的陷阱源于制度设计与人口现实的错位。俾斯麦的“胡萝卜”政策在工业化初期解决了社会对立问题,却默认了年轻人供养老人的模型。两百多年后,生育率下降、预期寿命延长、财政负担加重,这一模型已不再成立。只要坚持单一的现收现付模式,人口老龄化、低生育率与财政赤字的组合必然让福利体系陷入不可持续的循环。
要破局,或许得回归“老传统”:家庭供养和社会保障双管齐下。年轻人帮衬父母,社会提供底线保障。毕竟,福利国家的梦想虽美,但各国社保体系,怕是真到了“不破不立”的关头。
解决之道可能在于恢复传统的家庭供养体系,结合社会供养体系。虽然和所有人的社会福利梦想有所不同,但可能是一条相对更可持续的道路。因为各国的福利体系,已经到了不破不立的边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