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资讯

马克龙任命39岁盟友为法国总理

栏目:行业资讯 作者:ouyi 时间:2025-09-10 19:04:06

法国政坛大戏又有新进展!法国总统马克龙火速换总理了。

前总理巴鲁因为那个440亿欧元的财政紧缩方案被议会否决,信任投票也没过,直接卷铺盖走人了。马克龙为了稳住局面,光速提拔了自己最信任的盟友——才39岁的国防部长勒科尔努来当新总理。

勒科尔努是法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国防部长,才39岁,履历相当漂亮。当过军队预备役军官,是个职业政治人物。更关键的是,从2017年马克龙第一次当选总统开始,勒科尔努就一直在历届政府里任职,是马克龙最信任的核心盟友之一。尤其是在俄乌战争爆发后,他积极推动法国加强军力,所以在国防和安全领域那可是声望颇高。更厉害的是,勒科尔努在政治上最初是右翼的共和党人,后来才转投了马克龙的阵营。所以,他可能在跨党派沟通这块儿,会比前任更有优势。

但是,年轻有为归年轻有为,勒科尔努一上任,立刻就要面对几大硬骨头,每一块都可能把他啃得头皮发麻。

 

第一个挑战,就是预算之战。勒科尔努不会立刻组阁。 别看他总理的位子坐上了,但新政府的内阁成员可不是马上就能定下来的。他得先去把和各党派的政治共识谈妥了,才能确定政府的阵容。这说明,马克龙对他的期望,是先当个沟通者,而不是立马就冲锋陷阵。

这里面有个背景要了解一下。在法国,总统虽然任命总理,但总理必须得得到议会的支持才行。现在法国议会是个悬浮议会,也就是说,没有哪个党派能单独说了算。简单理解就是,马克龙所在的政党并不是多数派,没有绝对的控制力,很容易被左右两边围攻。这就意味着,勒科尔努的政府,既要面对强硬的极左翼的攻击,也可能被玛丽娜·勒庞领导的极右翼国民联盟给阻击。所以,勒科尔努上台,不等于马克龙的政府就自动稳了,挑战依然巨大。

2026年的预算方案,那是重中之重。巴鲁的440亿欧元方案失败了,勒科尔努就得重新设计一套财政方案。这套方案既要达到削减赤字的目标,又不能再被议会否决。所以,大家普遍预计,他肯定得对巴鲁那套增税减支的计划进行妥协和缩水,争取各方都能接受。

第二个挑战,是议会合作。新总理勒科尔努上任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得去和议会里的各个反对党沟通、谈判,至少争取到一个大党派的支持,否则,他提出来的任何预算案都可能再次被否决。总统府爱丽舍宫也明确说了,马克龙要求勒科尔努先去和各党派磋商,目标就是让法国顺利通过2026年国家预算案,并且为未来几个月的一些重大决策建立必要的政治共识。

各党派对这位新总理是什么态度呢?极右翼的勒庞那边已经直接表态了,如果预算不让步,他们就不会支持勒科尔努。而且还强调要看他实际的表现。这显然是先给新总理来了个下马威。而关键的社会党,他们手里握着议会里66个席位,是真正的关键摇摆票。介绍下背景,前任总理巴鲁为了给法国的财政赤字瘦身,提出了一个总额高达440亿欧元的增税和削减开支方案。这方案里头,不仅要加税,还要砍政府开支,甚至连公共假期都不放过,这谁能忍啊?尤其是在议会里,反对党们,特别是左翼的社会党,那真是炸了锅。结果就是,巴鲁的方案没通过,他在议会的信任投票中失败,只干了短短9个月,就灰溜溜地下台了。

现在,社会党对勒科尔努的态度也挺明确的。他们批评马克龙选择勒科尔努是在冒着社会动荡和体制瘫痪的风险。他们强调,如果新政府的政策里,没有社会正义、税收公平、环境保护措施,以及提升民众购买力的政策,他们是不会加入任何合作的。换句话说,社会党这是在警告勒科尔努,如果政策思路不改,你的下场可能和巴鲁一样。

第三个挑战,是街头抗议。 你以为议会不通过就完了?不,法国的工会和社会组织已经号召,本周就要举行大规模的罢工和游行,来抗议政府的财政紧缩政策。那些工会和社会组织的组织者甚至威胁说,要瘫痪交通枢纽和关键基础设施。这可不是小打小闹,预计会有80万警察出动维持秩序。这意味着什么?勒科尔努一上任,马上就要面临街头压力和议会阻力的双重考验,可以说是内忧外患。

那么,从政治意义上看,这次换总理又意味着什么呢?

对于马克龙来说,换上自己最信任的盟友,肯定是在危机中稳住政局的一个重要举动。但说实话,议会的格局没有变,新总理也无法凭空解决少数政府的难题。

对于法国来说,如果预算问题迟迟无法通过,法国可能会陷入财政僵局,甚至引发更严重的社会动荡。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而对于勒科尔努个人来说,这无疑是他政治生涯的一个重大飞跃。但同时,风险也是巨大无比。一旦他提出的预算方案再次失败,那他很可能就会重蹈巴鲁的覆辙。

所以,勒科尔努的上任,标志着法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政治博弈阶段。他作为马克龙的王牌盟友,年轻、忠诚,还有战时管理经验,这些都是他的优势。但摆在他面前的,可是一盘真正的死棋。他不仅要在议会里左右逢源,争取各党派的支持,还得安抚住街头那些愤怒的民众。如果他成功了,那就能帮助马克龙稳住执政局面。但如果失败了,法国可能真的会迎来更严重的政治和社会危机。

阅读:4次

分类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