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资产大跳水,究竟怎么了?
法国又一次站上政治悬崖。
法国总理贝鲁周一宣布将在9月8日对其政府发起信任投票,以争取议会支持其440亿欧元的财政紧缩计划(包括削减支出与增税)。投资者担心政府若无法通过信任投票,将被迫集体辞职,从而带来财政政策瘫痪、改革停滞等连锁反应。这是法国一年内第二次经历总理更迭风波,政治不确定性正在成为法国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源。
政治风险直接冲击法国债市。法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贝鲁表态后飙升9个基点至3.51%,创下自去年选举引发“悬浮议会”局面以来的又一波大幅上行。而衡量法国信用风险的重要指标——法国与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也扩大至78个基点,为今年4月以来最高水平。法国蓝筹股指数CAC 40期周二跌超1.8%,延续了前一天1.6%的跌幅,显示股市投资者也在对政局保持谨慎。与此同时,欧元汇率在盘中曾上涨,但很快回吐涨幅。
更重要的是,法国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如今已经超过希腊和葡萄牙,距离意大利只差7个基点。这些国家曾是欧债危机的核心地带,而现在法国的“信用风险定价”正逼近它们,而意大利过去常被视作“欧元区最不稳定债务国”之一。这种反常现象也凸显了市场对法国未来财政纪律的严重担忧。
贝鲁政府之所以被逼到发起信任投票,是因为他提出了一项总额高达440亿欧元的财政紧缩计划,包括取消两个公共假期等激进措施。此举招致广泛反对。极右翼“国民联盟”(勒庞领导)、极左翼“不屈法国党”、绿党明确表示将投下反对票。社会党也表示不会支持巴鲁政府。若大多数议员反对,巴鲁将被迫辞职,其政府将解体。
这种局面与2024年惊险上台、只执政90天的上任总理米歇尔·巴尼耶如出一辙。马克龙总统领导的中间派联盟自2024年议会选举后已丧失多数地位,执政基础岌岌可危。
更令市场担忧的是,如果此次信任投票失败,马克龙可能不得不提前举行议会选举,进一步放大政治风险。2027年法国总统大选虽尚远,但当前的“执政空转”状态令改革与财政整顿几乎寸步难行。
法国财政部长埃里克·隆巴尔(Eric Lombard)9月2日接受采访时承认,法国预算赤字将在2025年达到GDP的5.4%,为整个欧元区最高。隆巴尔警告称:“如果政府垮台,法国国债收益率将在15天内超过意大利,我们将成为欧盟27国中融资最困难的国家。”这几乎是官方对“市场信任溃散”的公开预警。
为了推行预算改革、挽救声望,巴鲁总理整个夏天未休假,留守巴黎开设YouTube频道“FB Direct”,试图向公众解释政策初衷。但收效甚微——其支持率已跌至马克龙执政以来最低的总理水平。社交媒体上已有多个团体呼吁在9月10日举行全国性抗议,发起封锁一切运动。这场财政改革,不仅挑战政治平衡,更可能在街头演变为对“马克龙时代”的全民不满。
尽管法国债市一片动荡,但一些日本大型资产管理公司却选择逆风布局。例如,日本的Nissay资产管理公司就表示:“法国国债与德国国债之间的利差大幅拉开,我们正在积极寻找买入机会。”另一家Fivestar资产管理公司也表达了类似观点,认为这次抛售更像是一场政治技术事件,不太可能立即引发法国信用危机或评级下调。
他们背后的逻辑其实很简单。一方面,法国债券的利率现在相对诱人,相比日本本国10年期国债1.615%的低收益,法国的3%以上无疑更具吸引力。另一方面,投资人押注政治不会真的闹到政府下台,尤其是在总理愿意主动发起信任投票,争取政治清晰化的背景下。再者,法国是日本资金出海投资的第三大债券市场,仅次于美国和开曼群岛,日本机构投资者对其熟悉度较高,容易进行低成本、快速配置。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看多法国债市。例如,三菱日联资产管理的首席基金经理Masayuki Koguchi就表示,如果政府最终遭到否决,日本投资者很可能会减仓法国国债,“因为市场参与者普遍厌恶政治不确定性。”买与不买,取决于你赌不赌得起9月8日信任投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