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崛起:1800亿美元国债持有量如何重塑全球金融
稳定币正悄然改写全球金融的规则。
Bitwise资产管理公司最新数据显示,稳定币发行商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已达1800亿美元,超过德国、韩国和阿联酋,位列全球第16大持有者。这不仅标志着稳定币从边缘加密资产走向主流金融的转折点,也为资产上链(tokenization)的浪潮铺平了道路。
在特朗普政府推动的稳定币立法下,这一趋势正加速,全球金融格局因此面临深刻变革。
稳定币,是一种价值与美元等法定货币挂钩的加密货币,旨在保持价格稳定。Tether(USDT)和Circle的USDC是市场领头羊,分别占据1500亿和610亿美元的市场份额。2025年,全球稳定币市场总值已激增至2550亿美元,较18个月前的1200亿美元翻倍,预计到2028年将突破2万亿美元。
这些数字背后,稳定币发行商通过持有短期美国国债作为储备资产,确保其与美元1:1的兑换承诺。Bitwise首席投资官马特·霍根指出,稳定币的崛起为美国国债创造了“增量需求”,无需依赖传统银行系统,堪称美元全球霸权的“新武器”。
这场变革的起点可以追溯到2025年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转向。1月,特朗普签署《加强美国数字金融技术领导力》行政令,强调稳定币对巩固美元储备货币地位的战略意义。6月,参议院通过《GENIUS法案》,要求稳定币发行商持有100%的高流动性储备资产,如短期国债和现金,并每月披露储备构成。这一法案不仅为稳定币提供了合法性,还推动了银行和金融机构进入这一领域。霍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稳定币立法全面落地,美元将以数字形式席卷全球,进一步巩固其储备货币地位。”
稳定币为何如此热衷于持有美国国债?答案在于其低风险和高流动性的特性。
Tether和Circle的储备资产中,85%以上为短期国债或回购协议,确保在市场波动时能够快速兑付。2024年,稳定币发行商购买了400亿美元国债,规模堪比美国最大的货币市场基金。Bitwise数据显示,Tether单一发行商的国债持有量已达1200亿美元,若完全合规,可能超过日本和中国的持有量,成为最大单一买家。
这种需求不仅降低了美国借贷成本,还为36万亿美元的国债市场注入了新活力,尤其是在中国和沙特等传统买家减持的情况下。
这场热潮对全球金融的影响深远。首先,稳定币正在重塑跨境支付和新兴市场金融。在阿根廷,2024年通胀率超100%,当地企业通过将比索兑换为USDC,规避货币贬值风险,无需海外银行账户即可实现24/7的美元化交易。全球范围内,稳定币日交易量已达2500亿美元,超过主要信用卡网络,显示出其作为支付工具的潜力。
其次,资产上链的趋势正在加速。富达、贝莱德等传统资产管理公司已推出基于区块链的国债基金,如贝莱德的BUIDL基金(29亿美元)和富达的OnChain国债基金,标志着传统金融与区块链的融合。
普通人如何感受到这场变革?在柏林,年轻的程序员安娜用USDC支付跨境电商货款,省下了高昂的银行手续费;在首尔,小企业主金先生通过稳定币结算国际订单,避开了韩元的波动风险。这些故事背后,稳定币正在为全球数亿无银行账户的人群提供金融服务。
默茨领导下的德国正考虑与欧盟合作,推出欧元稳定币,以对抗美元主导的数字金融浪潮。韩国和阿联酋也在加快稳定币立法,计划分别推出韩元和迪拉姆挂钩的稳定币。
Bitwise预测,到2030年,稳定币发行商可能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者,取代传统国家买家。这不仅将重塑全球储备货币格局,还可能改变普通人对“钱”的认知——从纸币到数字代币的转变正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