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紧缩潮意外分化:英国率先挥下降息旗
当美联储选择保守观望时,英国央行正准备在周四开启新一轮降息闸门。市场普遍预期货币政策委员会将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4%,维持每季度一次的降息节奏。这一行动与美联储形成鲜明割裂——后者本周三刚宣布维持利率不变,而英国央行正顶着17个月来最炽热的通胀压力,执意将火力集中于经济增长隐忧。
英国二季度GDP接连萎缩与春季失业潮的阴影,压过了通胀数字的警示。行长贝利持续引导市场预期,坚称物价压力只是短期现象。但真正刺痛经济神经的是工党政府的财政手术刀:260亿英镑薪资税上调叠加最低工资陡增,已导致企业招聘需求显著收缩。更微妙的信号来自债券市场——长期金边债券收益率异动,正迫使央行重新权衡量化紧缩步伐,可能限制9月前的国债抛售规模。
这场降息风暴眼外,特朗普的关税战车碾过全球。瑞士在39%关税重击下紧急重启贸易谈判,莱索托纺织业因美国订单枯竭濒临停摆,加拿大出口数据初显疲态。亚洲多国赶在8月7日关税生效前抢跑出口,越南6月两位数增长的贸易数据或成最后荣光。墨西哥央行成为本周关键变量:尽管特朗普延长关税90天,但市场几乎笃定其周四将降息25基点至7.75%。
政策背离的裂痕正在扩大。当英国用降息对抗衰退时,巴西央行会议纪要显示利率将冻结在15%直至2026年,哥伦比亚面对财政恶化收回宽松承诺,捷克、塞尔维亚等多国央行选择按兵不动。通胀数据的冰火两重天加剧了复杂性:墨西哥7月通胀或跌破3.6%,智利小幅回落至4%,而哥伦比亚却逆势攀升至4.82%上方。
这场没有协调的货币混战中,英国央行的降息旗帜显得格外孤勇。债券市场的紧张脉搏与关税倒计时的滴答声交织,央行子弹既要击穿通胀铁幕,又要托住就业悬崖——每个决策者都在没有地图的战场里寻找平衡点。全球化规则瓦解的回响,正通过货币政策的分裂露出尖锐棱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