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资讯

日本超长期国债2月外资流入创纪录

栏目:行业资讯 作者:ouyi 时间:2025-03-24 19:51:47

日本证券业协会发布消息:日本超长期国债2月吸引创纪录的外资流入。全球基金净买入1.24万亿日元10年期以上的日本国债,而主要银行和保险公司则抛售了这些证券。

根据日本证券业协会2025年3月21日公布的数据,2025年2月日本超长期国债吸引的外资流入创了纪录。

具体内容:

1.全球基金净买入1.24万亿日元**的日本超长期国债,创历史新高。

2.日本国内主要银行和保险公司则大规模抛售同类债券,形成外资与本土机构的操作分化。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保险公司同时净买入1184亿日元10年期国债,超过了自2012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原因为何?

其实,此事件是全球避险需求上升的具体表现。美联储降息预期、地缘冲突不断,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日本国债作为低风险资产受到国际资本青睐。尤其是超长期国债的稳定性,符合全球基金在动荡市场中的防御性配置需求。  

日本国内金融机构的资产调整也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此举。

日本国内主要银行和保险公司则大规模抛售同类债券,是因为日本央行长期实施的超宽松政策导致国债收益率接近零,本土机构收益不足,所以转向其他高收益资产。与此同时,银行和保险公司之前的购买行为大概率是其短期操作,净买入10年期国债可能出于短期流动性管理或对冲负债的需求,而非长期战略。  

日元汇率与套利机会也是吸引力之一。日元汇率波动吸引外资通过国债投资进行套利,叠加日本央行维持低利率政策,进一步降低外资持有成本。

有什么影响?

  1. 日本国债市场结构变化。外资占比上升可能增强日本国债市场的国际化,但也加剧对海外资金的依赖,如果未来全球经济复苏或利率政策转向,资金快速撤离可能引发市场波动。  
  2. 日本本土金融机构收益率压力增大。大量外资涌入可能推高国债价格、压低收益率,会进一步压缩本土金融机构的盈利空间,迫使日本央行在货币政策上保持谨慎。  
  3. 可能是政策将要调整的信号。在通胀压力上升的背景下,此次分化操作可能倒逼日本央行重新评估其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政策。

此次外资大举涌入日本超长期国债,既是全球避险情绪的体现,也暴露了日本国内金融体系的结构性矛盾。

外资创纪录流入反映了对日本国债市场稳定性的认可,但在全球流动性收紧时,过度依赖外资可能放大市场脆弱性。日本银行和保险公司的抛售行为凸显其资产配置困境,未来需加速向高收益资产或海外市场拓展,以应对长期低利率环境。如果日本央行逐步退出超宽松政策,短期内分化格局可能持续,但长期下,国债收益率上升可能会重新吸引到本土资金回流。  

阅读:7次

分类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