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支持乌克兰的同时 偷偷为俄罗斯战争提供资金
欧洲国家,特别是法国,表面上是乌克兰的坚定盟友,各种支援那是没得说。可私底下却偷偷给俄罗斯的“战争金库”输送着数十亿欧元的资金,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魔幻?
根据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CREA)的数据分析,虽然欧盟已经很努力地减少了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足足下降了九成。但光是2023年前八个月,欧盟就又从俄罗斯进口了超过110亿欧元的能源。这简直是“一边打仗一边送钱”的现实版。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有七个欧盟成员国,竟然比去年还增加了从俄罗斯的进口金额。其中五个还是嘴上说要支持乌克兰的。比如法国一口气增长了40%的俄罗斯能源进口,达到了22亿欧元。而荷兰更是猛增了72%,达到了4.98亿欧元。其实这里面有个障眼法。像法国和西班牙这些国家的液化天然气(LNG)港口,成了俄罗斯能源进入欧洲的大门。但这些能源,往往不是留在这些国家自己用,而是转手又卖给了其他欧盟国家。
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的专家瓦伊巴夫·拉古南丹表示,这种做法简直是自我破坏。因为能源销售就是俄罗斯战争资金的主要来源,用他的话说就是:“克里姆林宫实际上得到了资金,继续在乌克兰部署其武装力量。”这意思很明确了,你给钱,俄罗斯就继续打仗,这不就是间接在资助战争吗?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个月在联合国大会上就狠狠地批评了欧洲领导人,并要求他们立即停止向俄罗斯购买能源,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特朗普表示,“欧洲必须加倍努力。他们不能继续这样做,一边与俄罗斯作战,一边从俄罗斯购买油气。这对他们来说太丢脸了,当我发现这件事时,我感到非常尴尬。”
法国能源部门给出的解释是,他们今年进口增加,是因为这些能源被转售给了其他国家,虽然没具体说是哪些国家。而根据Kpler分析师的数据,部分俄罗斯能源进口从法国转送到了德国。这不就成了“左手倒右手,钱进俄罗斯”了吗?
荷兰政府也有自己的苦衷,他们说虽然支持欧盟逐步停止进口俄罗斯能源的计划,但在这些提案还没正式成为欧盟法律之前,他们也无力阻止那些能源公司和俄罗斯供应商之间的现有合同。
欧盟也不是完全没动作。他们已经禁止了大部分俄罗斯原油和燃料的购买,而且计划把对俄罗斯液化天然气(LNG)的禁令提前到2027年,比原计划还早了一年。要知道,LNG现在可是欧盟对俄罗斯能源进口的大头,占了近一半的购买价值。
但是,这些提案计划到2028年才能全面禁止所有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这也就意味着,欧洲的钱可能在未来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还会继续支持俄罗斯的战争努力。这速度可跟不上战争的节奏!
特朗普还表示,美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完全可以替代俄罗斯的供应。很多分析师也觉得这种转变是可能的。但是哥伦比亚大学的能源研究学者安妮-索菲·科尔博认为,美国LNG能一对一替代俄罗斯LNG,那可是一种错觉,因为美国LNG都在私人公司手里,人家可不听白宫和欧盟委员会的命令,他们是要优化自己的投资组合的,这其中的商业利益博弈,可比想象的复杂多了。
其实欧盟在减少俄罗斯能源进口上,已经做了很大的努力了。2021年俄罗斯还没“动武”的时候,欧盟进口了超过1330亿欧元的俄罗斯能源。而到2023年1月到8月,这个数字已经降到了114亿欧元,显著低于战前水平,并比2024年同期下降了21%。
但总有那么几个钉子户,比如匈牙利和斯洛伐克,这两个跟克里姆林宫关系紧密的国家,就是死活不肯放弃俄罗斯天然气。它们两国加起来就贡献了50亿欧元。而且因为欧盟的LNG制裁计划需要所有成员国一致同意,所以匈牙利和斯洛伐克根本不受影响,到2028年之前,它们还能继续接收俄罗斯的管道天然气。这就有点破窗效应了,总有漏洞可以钻。
还有比利时,他们的能源部解释说,进口增加是因为欧盟三月份生效的单独制裁,禁止把俄罗斯LNG再出口到欧盟以外的地方了。所以,那些运到比利时的LNG,就必须在比利时卸货,不能再转运了。这听起来有点像是被迫增加了进口。而葡萄牙也说了,他们只进口少量俄罗斯天然气,而且全年进口量比去年还低。
从2022年俄罗斯“动武”以来,欧盟总共进口了超过2130亿欧元的俄罗斯能源。这个数字,甚至远远超过了欧盟在同一时期对乌克兰的援助。要知道欧盟可是乌克兰最大的援助国,提供了1670亿欧元的金融、军事和人道主义援助。这数据对比,是不是让人有点五味杂陈?
最后我们来看看那些主要的买家,像法国的TotalEnergies,就是欧洲最大的俄罗斯LNG进口商之一,还有壳牌、西班牙的Naturgy、德国的SEFE等等。这些公司大部分都是长期合同,一签就是到2030年甚至2040年。
TotalEnergies表示,他们是根据和俄罗斯的合同继续供货的,在没有欧盟官方制裁的情况下,他们也无法中止。而且只要欧洲政府认为俄罗斯天然气对能源安全至关重要,他们就会继续维持供应。
Kpler公司的分析师罗纳德·平托称:“最终,市场参与者是购买这些LNG的主体,而不是国家,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坚持履行长期合同。”他指出,能源公司可不愿意冒着违反合同义务而面临罚款的风险。这就像你签了个几十年期的房贷,即便现在经济环境变了,你也不能说不还就不还了。
平托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法国进口的俄罗斯LNG,往往会通过管道经过比利时,再流到德国去,因为德国工业用户的需求比较大。但他也提醒说:“在欧洲的天然气网络中,准确追踪气体分子流动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让整个事情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监管。
所以说,欧洲国家在俄乌冲突中的这种两面性,一边是政治上的坚定立场,一边又是经济上的现实利益。这其中的平衡和博弈,恐怕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