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的双面叙事:开放网络真在衰落?
美国司法部与谷歌之间的反垄断诉讼战正在进入深水区。今年早些时候,谷歌在广告技术反垄断案中败诉,法院认定其通过将展示广告服务与自有广告交易平台AdX捆绑,非法抑制了竞争对手技术的采用。如今,案件进入关键的救济措施裁定阶段,司法部主张强制拆分其AdX业务,而谷歌正在全力抵抗这一可能动摇其广告帝国根基的要求。
正是在这场关乎互联网未来格局的法律博弈中,谷歌提交了一份令人惊讶的法律文件。在这份9月5日提交的文件中,谷歌写下一句足以引发行业震动的判断:"事实是,如今开放网络已在迅速衰落。"这一论断与其长期以来公开传递的"网络生态繁荣"信息形成鲜明反差,也暴露出科技巨头在公共叙事与商业现实之间的微妙取舍。
谷歌抗辩的核心论点之一是:若强行拆分其广告交易平台,将加速依赖广告收益的众多网络出版行业的消亡。值得注意的是,谷歌不仅将广告业务视作自身命脉,更试图将其塑造为整个开放网络的生存基石。这种将自身商业利益与整个生态系统捆绑的话语策略,凸显了科技巨头在反垄断诉讼中的典型辩护思路。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同一时期,谷歌高管仍在公开场合声称,人工智能概述(AI Overviews)等功能并未削弱第三方网站流量,搜索主管利兹·里德甚至强调"搜索点击量相对稳定"。然而,皮尤研究中心近期的分析显示,谷歌推出的AI Overviews已导致外部网站流量大幅下降。尽管谷歌对此提出异议,但该公司始终未对外披露支撑其说法的完整数据。这种公开表态与法庭陈述之间的微妙差异,令其法律文件中的"开放网络衰落论"显得更像是一种策略性叙述。
从商业现实来看,谷歌广告业务仍占据着近乎垄断的地位。法院认定,谷歌通过技术捆绑和行为偏好,使绝大多数网站除了遵从它的广告和搜索标准外"别无选择"。其广告体系不仅覆盖传统网页,还深入移动应用内部,而应用内广告正是当前数字广告领域增长最快的板块。相比之下,开放网络——即非社交、非视频类网站上的展示广告收入——确实正面临停滞甚至萎缩。
谷歌试图澄清其立场,称法律文件中被引用的"衰落"仅指向"开放网络广告",而非网络本身。该公司发言人指出,这是文件中"精心挑选"的一段话,被曲解了原意。谷歌表示,投资正流向联网电视、零售媒体等封闭生态,而非传统展示广告领域。此外,谷歌还提供另一组数据:自2023年以来,其爬虫可索引的网络内容数量增加了45%,以此主张网络本身仍在健康增长。
然而问题恰恰在于,如果开放网络中的广告无法持续盈利——正如谷歌在法庭文件中所暗示——那么它是否还会持续为之导流?从商业逻辑出发,一旦广告收益下滑,谷歌优先维系自身平台和人工智能服务的互动,而非将用户推向外站,或许才是更符合其利益的选择。这种潜在的利益冲突,揭示了科技平台作为"守门人"与内容生态系统之间的根本张力。
这一立场转变背后,折射出的是传统广告支撑的开放网络与大型科技公司主导的封闭生态之间日益深刻的矛盾。谷歌既是开放网络的索引者和入口,也是其广告市场的支配者,同时还在积极构建以AI为中心的内部内容体系。多重角色之下,其利益与第三方发布者并不总是一致。
尽管谷歌强调网络内容总量仍在攀升,但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大规模涌入的背景下,这一数据的实际意义已然模糊。如果新增内容多数源于自动化生成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创作,那么所谓"繁荣"是否还能等同于一个具有活力的公共网络?这个问题不仅关乎技术,更关乎互联网未来的本质。
真正核心的争议或许在于:当一个公司同时控制着流量、广告市场以及内容索引机制时,它是否还能客观定义什么是"健康"的网络?谷歌在法庭上陈述"开放网络广告衰落"的同时,其主营业务仍极度依赖广告收益,只不过利润来源正从开放网络转向其他增长领域。这种转型既反映了技术趋势的变化,也揭示了平台资本的内在流动逻辑。
在这场尚未结束的反垄断诉讼中,谷歌的"衰落叙事"不仅是一场法律辩护,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传统网络与科技巨头之间日益失衡的权力关系。无论法院最终是否命令拆分,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已经浮现:如果开放网络真的如谷歌所说正走向衰落,那其中是否也有谷歌自己的一份作用?答案可能就隐藏在其日益封闭的平台策略与人工智能优先的路线图中。
互联网的未来正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上拉扯:一边是开放、互联的网络理想,另一边是封闭但高效的人工智能生态。谷歌作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互联网企业,正试图同时驾驭这两股力量,但其法律文件中的坦白时刻,却意外暴露了这场转型中的真实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