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涌动!商汤、蒙牛联袂上演融资大戏,港股市场迎复苏征兆
随着下半年市场情绪出现回暖迹象,中国企业正积极寻求资金补充流动性并管理再融资需求。
近日,一轮融资风潮正悄然涌动。继中国顶尖人形机器人制造商优必选(UBTech Robotics)披露一项24亿港元配股计划后,人工智能巨头商汤科技(SenseTime) 亦紧随其后,宣布已达成协议,以每股1.50港元的价格向特定投资者配售约16.7亿股新股,折价6.25%,预计筹资高达25亿港元(约合3.18亿美元)。
这些资金将悉数投入公司业务拓展及日常运营,涵盖对AI基础设施的持续加码、生成式模型的前沿研发,以及向机器人和数字金融等新领域的高歌猛进。
几乎在同一时间,中国乳业龙头蒙牛乳业也公布了一项债券发行计划。公司拟发行合计人民币35亿元(约合4.89亿美元)的两期境内公司债券。
一期规模20亿元,2030年到期,票息2.0%;另一期15亿元,2035年到期,票息2.3%。
其募集资金具有“双重使命”:部分将用于现有债务的再融资,另一部分则依据其可持续融资框架,专项投向符合要求的绿色及社会责任项目。
此轮密集的融资动作并非孤立事件,其背后是香港资本市场活力的明显复苏。香港交易所最新报告揭示了一个振奋人心的信号:今年上半年,香港IPO市场募资总额同比激增695%,达到141亿美元,一举夺回全球最大IPO市场的桂冠。
港交所认为,“尽管面临复杂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投资者情绪已显著改善”。资金流向清晰显示,消费板块、科技、媒体和通信(TMT)板块成为融资最为活跃的热土。
身处AI、医疗健康及快消品等高速增长赛道的公司,纷纷抓住窗口期,为业务扩张积极“储粮”。Dealogic统计数据显示,仅今年前六个月,包括配股及可转债等形式的后续股本融资在港就达到了314亿美元的规模,显著超过去年同期的279亿美元。
市场活跃度的跃升更是直观体现:港股上半年日均成交额同比飙升82%,达到2400亿港元。作为本地市场风向标的恒生指数,年内涨幅已达30%,在全球主要市场中表现抢眼。
资本市场的复苏迹象不仅体现在数据层面。像商汤、优必选这样代表中国硬科技实力的企业持续获得资本支持,以及蒙牛等行业龙头以绿色债券探索可持续金融路径,反映出投资者对优质标的的坚定信心。随着优质公司纷纷入场,全球资本正通过香港市场重新打量中国企业的创新脉搏与增长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