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5000亿美元“星际之门”AI计划遇阻
美国“星际之门”(Stargate)计划——一项由特朗普政府于1月21日宣布、总投资高达5000亿美元的人工智能(AI)基础设施项目——启动六个月后因融资瓶颈与选址分歧进展缓慢,计划规模大幅缩减。
OpenAI、软银(SoftBank)、甲骨文(Oracle)与阿布扎比投资基金MGX联合发起的该项目,旨在建设20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巩固美国AI全球领导地位,但迄今未完成任何数据中心交易。OpenAI转而与CoreWeave等第三方合作,凸显项目困境。
“星际之门”计划于2025年1月21日由特朗普在白宫宣布,联合OpenAI、软银、甲骨文与MGX,初期投资1000亿美元,计划四年内增至5000亿美元,建设20个数据中心,创造10万个就业岗位。
特朗普称其为“史上最大AI基础设施项目”,旨在对抗中国在AI领域的竞争。《福布斯》报道,项目灵感源于OpenAI与微软2024年规划的1000亿美元超级计算机项目,目标通过数据中心支持人工通用智能(AGI)研发,应用于医疗、能源与国防。《CNN》援引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称,项目将“重塑美国科技与经济格局”
项目初期在得州阿比林启动建设,计划打造100万平方英尺的数据中心。《科学美国人》报道,项目得到微软、英伟达(Nvidia)与Arm的技术支持,软银负责财务,OpenAI负责运营。然而,六个月后,项目因融资与选址问题陷入停滞,凸显AI基础设施建设的复杂性。
融资困难是首要障碍。《华尔街日报》报道,软银与OpenAI在关键条款上分歧严重,融资结构复杂。软银与OpenAI各承诺190亿美元,甲骨文与MGX各70亿美元,但剩余资金需通过债务或有限合伙人募集。软银4月1日宣布从日本瑞穗银行等借款100亿美元,但软银仅筹集10%股权融资,剩余依赖债务,推高财务风险。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质疑软银融资能力,称其“实际不到100亿美元”,尽管奥特曼反驳称“融资稳固”。《Ars Technica》援引BlueSky用户Zitron,OpenAI2024年亏损50亿美元,额外融资压力巨大。
选址分歧进一步拖慢进度。软银与OpenAI在数据中心选址上意见不合,涉及土地、电力与水资源分配。AI数据中心耗能巨大,北美电力可靠性公司(NERC)警告,未来十年美国半数地区电力短缺风险上升。《科学美国人》称,每个数据中心耗电堪比一座小城市,需1吉瓦以上容量。得州电网已不堪重负,2024年电力需求因AI数据中心增长15%。OpenAI转而与CoreWeave签署数十亿美元算力采购协议,绕过“星际之门”自建数据中心,显示项目执行困境。
地缘政治与竞争加剧挑战。2025年4月中美贸易战升级,美国对华25%关税,中国限制稀土出口,推高芯片与磁铁成本15%。《牛津分析》报道,中国DeepSeek-R1开源模型以低成本挑战ChatGPT,美国科技股应声下跌,投资者对AI回报信心动摇。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1090亿欧元AI投资计划,欲与“星际之门”抗衡,凸显全球AI竞赛白热化。
“星际之门”计划受阻对美国经济与AI行业影响深远。原计划创造10万个就业岗位,刺激得州等地经济增长,但目前仅阿比林项目动工,实际就业贡献不足预期。《福布斯》称,项目若成功,可推动医疗(癌症诊断效率提升20%)与国防(AI军用合同增15%)。但融资与选址瓶颈可能推迟这些效益,2025年美国GDP增长预测已从2.2%下调至1.6%。
企业面临成本压力。2024年全球企业利润蒸发3200亿美元,AI硬件成本因稀土短缺上涨15%。OpenAI2024年亏损50亿美元,需额外融资维持运营。《路透社》报道,软银与甲骨文股价自1月以来波动加剧,投资者担忧项目回报周期长。
消费者影响有限但间接显现。关税推高电子产品价格5%,AI服务成本可能因算力短缺上涨10%。《BBC》警告,AI数据中心耗水量巨大,可能加剧得州等地水资源紧张,间接影响居民生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