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威胁对药品加征200%关税 制药股反而涨了?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一次内阁会议上表示,要对进口药品征收200%的关税,市场一度以为制药行业要遭殃。但很有意思的是,过去一周,美国制药股反而小幅上涨了1%,而大盘基本持平。这是怎么回事?
虽然特朗普喊出了“200%关税”这个吓人的数字,但他也表示,我们会给大家大概一年、一年半的时间准备,之后才开始征税。
这意味着制药公司有至少一年半的时间可以继续免关税进口。实际操作上,这个缓冲期可能会拖得更久。有分析师称,如果今年开始算起,药企能免税进口到2027年,而且还可以通过提前大量囤货,把库存撑到2028年。
分析称,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并非完全没用。反而起到“催生回流生产”的效果。第一,厂商疯狂囤货。例如,有报道称,今年从爱尔兰运到美国的激素类药物(包括流行的减肥、糖尿病药物)价值高达360亿美元,是去年的两倍多。
第二,制药公司宣布加大美国本土投资。例如,礼来宣布要在美国投资270亿美元扩建生产设施。企业都在赶着把生产线搬回美国,以后在本土生产卖给美国患者。
把药厂迁回美国,原本会面临更高的税负。制药公司当年之所以把生产外包到爱尔兰,就是因为那边税低。但特朗普的“大漂亮法案”给他们准备了甜头。该法案允许立即抵扣研发和设备支出,并提高利息抵扣上限。这些税收优惠大幅降低了他们在美国新建工厂的成本。
关税对制药公司利润的打击有多大?以默克为例,通过提前囤货、分阶段转移生产线、削减成本等策略,分析师预计到2027或2028年时,关税对默克利润的打击可能只有1%到2%。甚至比之前估算的25%关税版本还要小,因为企业有了更多绕路空间。
而且因为业界预期这个新局面会成为常态,制药业的并购潮也在继续。默克宣布以约100亿美元收购Verona Pharma,礼来也宣布了13亿美元的收购案。这说明资本市场认为行业前景可控,没有因为关税威胁而全面熄火。
总之,特朗普用200%关税威胁,实际上是逼着药企把生产线搬回美国。企业虽然要花钱建厂,但有税收优惠,还能囤货缓冲。最终,美国本土的制药供应链可能会更强,白宫和制药业可能都能从中受益。
这或许是一个少见的双赢结果。对白宫来说,制造业回流是政绩。对药企来说,有时间、有空间、有优惠,冲击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