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资讯

特斯拉的 Robotaxi 特别在哪里?

栏目:行业资讯 作者:ouyi 时间:2025-07-07 18:51:46

最近特斯拉的 Robotaxi 概念真的爆火,大家都在刷屏啊,你看有人买了一辆model Y,都不用去4S提车,自己就从车场开到家里交付给车主了。而且特斯拉还有喜讯:10辆Robtaxi在得州奥斯汀成功试运营。

你要说无人驾驶这个东西,谷歌的Waymo, 中国的萝卜快跑,小马智行,已经跑了几年了。为什么这次特斯拉的无人驾驶,就这么令人兴奋呢?

试想,早上你开车去上班,到了公司,根本不用停车位。车子送你到公司,就自己跑去当网约车,接单赚钱去了。下班时,它准时停在公司门口来接你,还告诉你今天赚了几百块。送你回家后,它还能继续“打工”,用不了一两年,车钱都自己给你赚回来了!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特斯拉Robotaxi的现实!Robotaxi的商业模式,真的不只是卖车这么简单,更是一个自己“会赚钱的车”。它的概念一但跑通,消费场景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的车不再是消费,而变成了投资。从无人驾驶技术方面!

Robotaxi采用纯视觉技术,仅靠8个摄像头和强大的AI算法实现自动驾驶,抛弃了昂贵雷达和传感器,以及高精地图。马斯克认为,人类靠双眼就能驾驶,AI通过多摄像头模拟“立体视觉”足以应对驾驶环境,无需额外传感器。这让Robotaxi的硬件成本直线下降,单车传感器成本仅约1000美元。

相比之下,谷歌的Waymo,小马智行,还有萝卜快跑, 都是走的多传感器加激光雷达,高精地图路线。Waymo硬件成本高达1万美元,维护费一年最少也得1万。萝卜快跑虽然成本较低,但仍需云控制,复杂场景需要远程介入,说白了有点像遥控车,并不是严格意义的“无人驾驶”。

特斯拉的纯视觉不仅省钱,还能通过(空中升级)让车“越开越聪明”。更牛的是,它无需高精地图,理论上可快速部署到全球,而Waymo的地图依赖,让扩张成本居高不下。特斯拉的杀手锏,还是数据。全球170万辆FSD全自动驾驶车辆,每天产生海量路况数据,喂养这个神经网络。不需要频繁换车型,只要OTA升级一下软件,你的特斯拉就能秒变“聪明司机”,自己跑去赚钱!

我相信马斯克软件确实强,但Robotaxi的商业模式是否能跑通,一方面依赖它自己能否经得住安全性的考验,Waymo和萝卜快跑已实现超1000万单,无重大事故的运营,而特斯拉的FSD技术,还需要证明他在复杂场景下的可靠性。一方面,2024年,特斯拉FSD在美国发生多起事故,引发了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调查。纯视觉方案在极端天气(如大雾、大雪)下的表现也备受质疑。另外一方面,监管的尺度也是问题:各国对无人驾驶的监管政策都不一样。例如,中国的萝卜快跑,就要求每三辆无人驾驶出租车,就要配备一名远程操作员,如果复制到特斯拉这里,这让“无人驾驶”更像“遥控驾驶”,也会大幅度提高成本,让他在中国难以普及。

而且如果在中国普及,很多出租车司机也面临失业风险,甚至网约车司机也可能被“卷”出局;滴滴、Uber等平台难以与特斯拉的“无司机”App竞争;租车公司吸引力下降,因为Robotaxi提供娱乐化、个性化的乘车体验;传统车企的“车+硬件”模式被特斯拉的“车+软件+服务”模式碾压,逼迫车企加速转型。

毫无疑问,短期给就业市场肯定会带来很大的压力。

目前来说,Robotaxi这个赛道未来并非一片光明。很多年纪稍长的朋友应该知道,90年代一部很经典的科幻电影《全面回忆》,施瓦辛格乘坐的机器人出租车,因为目的地是禁区,而拒绝了施瓦辛格行车指令,然后不得不扔掉自动驾驶自己来开;如今,特斯拉的AI虽然更智能,但仍可能因误判或拒绝执行指令引发问题。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心化运营的风险:一旦特斯拉的总控台被黑客攻破,如《速度与激情8》中数百辆车被控制造成城市混乱的场景,可能从科幻变成现实。2024年,全球汽车行业已发生多起黑客攻击事件,例如丰田和现代的云端系统漏洞,而被攻击,凸显了网络安全对这项技术的重要,几乎是根本性的。

Robotaxi的愿景令人振奋,但你愿意把生命交给AI算法,将隐私交给云端平台,还是宁愿紧握传统油车的方向盘?这是一个技术与信任的抉择。特斯拉的低成本、高效率策略无疑为自动驾驶的普及,按下了加速键,但安全、监管和伦理问题仍需时间解答。

阅读:3次

分类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