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升值下的百货业困局
曾受投资者青睐的日本百货业,如今正失去资本市场的宠爱。其股价表现不仅显著落后于大盘上涨,更因多重压力而前景黯淡。
日本百货商店协会的数据揭示了严峻现实:5月全国80余家百货店的免税入境销售额同比骤降41%。即使当月访日游客总量创下新高,实际购物人数却明显减少。颓势在6月延续,包括H2O Retailing、松屋旗舰店等零售商6月销售额均录得两位数下滑,伊势丹三越控股亦同比下跌近十分之一。
高岛屋本周已下调入境游客消费预期并削减全年展望;J. Front Retailing百货部门今年3月至5月营业利润因奢侈品销售疲软下滑13%。资本市场反应直接——高岛屋与J. Front股价上月分别下跌2.2%和3.4%,而同期东证指数上涨1.8%。
日元显著升值成为关键阻力。过去一年,日元兑美元汇率从约160日元升至约143日元,仅上季度就上涨4%,削弱了游客的消费意愿与购买力。Saison资产管理公司投资组合经理Tetsuo Seshimo指出:“日元走强让游客觉得交易不再划算。其购物意愿还取决于对本国经济前景的信心。”
作为重要客源地,美国消费者信心连续下滑,6月数据意外疲软。彭博经济学家Eliza Winger警告,今夏潜在关税引发的商品价格上涨可能进一步加剧消费焦虑。
非经济因素亦在干扰。一则被科学家驳斥的病毒式地震预言漫画,已影响部分游客行程。彭博情报基于ForwardKeys数据的分析显示,4月以来来自台湾、韩国和香港的航班预订量下滑——这三个地区游客贡献了日本2024年入境总消费的三分之一。更令行业忧虑的是,日本政府考虑取消游客免税政策的传闻,让长期前景再添变数。
尽管部分百货股如高岛屋和H2O Retailing的股价已跌破账面价值,引发市场对其可能提升股东回报的猜测,但行业整体增长动力衰减已成共识。近铁百货店股价在4月至6月间重挫20%,伊势丹三越同样跑输大盘。
Resona Holdings策略师Hiroki Takei的判断代表了主流预期:“百货商店的增长率很可能在未来放缓,投资者可能很快会锁定利润转向其他行业。”当经济加速发展时资本寻求新方向,日本百货业昔日的荣光似乎正走向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