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资讯

蔡崇信数据中心“泡沫”说与阿里巴巴的AI“野心”

栏目:行业资讯 作者:ouyi 时间:2025-03-26 17:01:59

阿里巴巴集团主席蔡崇信近日在汇丰环球投资峰会上警示,全球范围内数据中心建设的热潮可能引发市场泡沫。他指出,许多科技公司和投资基金在未明确客户需求的情况下,盲目投入巨资建设服务器基地,可能导致供需失衡和资源浪费。

近年来,全球科技巨头纷纷加大对人工智能的投资,从微软、亚马逊、谷歌到 Meta,每家公司都在投入数百亿美元用于 AI 基础设施建设。然而,这些投资的合理性正受到质疑。

蔡崇信的核心观点在于,数据中心的建设的热度与速度并非都是市场行为,许多项目是在没有明确需求的情况下推进的,资本市场对AI的狂热可能导致资源错配,甚至形成泡沫。这种泡沫化的趋势不仅体现在西方国家,在中国市场同样值得关注。

不过,说归说,做归做。就在上个月,阿里巴巴宣布未来三年内将投资3800亿元人民币(约524亿美元)用于云计算和 AI 基础设施建设,这一金额超过了其过去十年的总投资总和。

在这个时间点上,蔡崇信的“泡沫说”看似有些自相矛盾。但其内核的逻辑是阿里巴巴在AI基础设施的投资策略上将会更加理性,以确保资本的有效利用。

阿里巴巴的策略之一是积极推动国产 GPU 的应用,以降低 AI 训练和推理的成本。随着美国对高端芯片出口的限制,阿里巴巴加快了对国产芯片的采用,包括与华为等国内芯片制造商的合作。

据报道,蚂蚁集团已使用国产 GPU 成功训练AI模型,并在性能上达到或接近英伟达 H800 的水平,同时训练成本降低了约20%。这一进展不仅缓解了对海外高端芯片的依赖,也提高了数据中心的运营效率,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在 AI 训练领域,阿里巴巴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最新发布的 QwQ-32B 模型,在仅320亿参数的情况下,实现了对拥有6710亿参数模型的超越。

这一成就表明,通过高效的算法优化,企业可以在有限的算力资源下实现更优的 AI 训练效果,减少对昂贵硬件的依赖。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蔡崇信的观点,即单纯依赖硬件堆砌的数据中心扩张模式可能并不是最佳路径。

在全球范围内,数据中心的过度建设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由于 DeepSeek 的横空出世,美国价值5000亿美元的“星际之门”数据中心建设计划已经引发了市场对资源过剩的担忧,而微软近期取消了多个数据中心项目。这表明科技公司开始意识到盲目扩张可能带来的问题,市场正在逐步回归理性。

阿里巴巴的策略并不是简单地削减 AI 基础设施投资,而是更注重技术创新和供应链优化,其在国产 GPU 上的投入。

此外,阿里巴巴积极布局自研 AI 芯片,如倚天710,以降低对英伟达等国外供应商的依赖,并在云计算和 AI 服务上构建差异化竞争力。相比于单纯建设数据中心,阿里巴巴的策略更倾向于打造一个完整的 AI 生态体系,确保其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阅读:6次

分类栏目